論文撰寫技巧——論著的基本格式
題 名——定題
重點用藥,特色用藥,特色的診斷和治療方法,主要或創(chuàng)新技術方法,代表性的觀察指標,觀察方法等突出給出。
三要素:方法 對象 結果
根素預處理對大鼠局灶性腦缺血-再灌注線粒體功能的影響單側雙孔鉆孔外引流術治療創(chuàng)傷性硬膜下積液的臨床效果不宜過長,20字左右(外文10個實詞以內)區(qū)別于同類型文章
摘 要
論文主要內容不加注解和評論的簡短扼要的陳述,起到檢索和報道文獻的作用。
摘要的四要素:
目的:簡要說明研究目的,提出問題緣由,表明研究的范圍和重要性。
方法:簡要說明課題的基本設計,納入的研究對象,選用的材料和方法,如何分組,觀察指標情況 ,數(shù)據(jù)獲取及采用的統(tǒng)計學方法。
結果:簡單列出研究的主要結果和數(shù)據(jù),具體、準確敘述,統(tǒng)計結果
結論:論證取得的觀點及理論或應用價值,可推薦之處,不足之處。
關鍵詞 反應論文最主要內容、對象、方法、結果等特色的專業(yè)術語,一般3-8個。
前言的四要素
簡明扼要地介紹研究的內容、對象;
針對此研究內容目前研究現(xiàn)狀,存在的問題;
此項研究的目的、研究價值,實用性,可行及創(chuàng)新之處,科學背景;
擬解決的中心問題,以及解決此問題的理論意義和社會、經(jīng)濟效益;
前 言
注意事項:
1. 不是材料的羅列和堆積,經(jīng)過分析綜合,突出重點;
2. 對大量的材料進行加工處理后,才能了解該課題存在的問題;
資料和方法——資料
1.一般資料
臨床資料
病例對象,來源,診斷方法,診斷結果,詳細的納入病癥情況,病程,病癥類型,伴隨病癥,并發(fā)癥,用藥情況,家族史…
動物實驗
介紹選擇動物的標準,動物名稱、種系、品系、數(shù)量、來源、性別、年齡、體質 量、健康狀況。
植物或微生物實驗
詳述種系、族、菌種、株別、血清型、培養(yǎng)及其他特點。
納入以及排除標準
病例診斷,納入標準;用藥禁忌癥,手術禁忌癥,不適宜納入本研究;醫(yī)學倫理會批準,家屬和患者知情同意。
資料和方法——對照、隨機、重復原則
(一)隨機化原則:隨機化是指按照機遇的原則進行抽樣或分組,使各受試對象被分配到各組的機會均等,而不受主觀因素的影響。通過隨機分組,盡量使抽取的樣本能夠代表總體,減少抽樣誤差,并使各組樣本的條件盡可能一致,從而使處理因素產(chǎn)生的效應更加客觀。隨機化的方法有抽簽法、拋硬幣法、隨機數(shù)字表等。
(二)重復原則:重復(replication)原則包括兩個含義:一是實驗必須有足夠的樣本數(shù)或例數(shù),在一次實驗中有充分的重復;二是要使實驗結果可靠,必須多次重復實驗。也就是說,實驗要有一定的例數(shù)和次數(shù)。
2.方法
(1)實驗分組 介紹分組原則、標準和方法(隨機),樣本數(shù)、實驗條件、對照組。
(2)實驗環(huán)境和條件的控制 包括共同條件控制和分組條件控制,如室溫、飲食或飼養(yǎng)、采樣、培養(yǎng)、樣本的制作過程、儀器的工作條件等。
(3)具體研究方法
①臨床研究:診斷方法、用藥方法(用藥分組,基礎用藥)、治療方法、手術方法等。公認公用方法只寫名稱即可;他人方法可用文獻 標注(改良部分要重點敘 述);作者首創(chuàng)的新方法應詳細介紹,以便復驗。
②實驗研究:動物模型制作、體內外實驗方法,切片、染色、樣品的制備方法,測試觀察方法、記錄方法等。
注意:
藥品和試劑:寫明化學名稱(少用代號、不用商品名)、成分、規(guī)格、純度、生產(chǎn)者或提供者,出廠或生產(chǎn)時間,批號、型號、使用濃度和劑量、配制方法和過程。
儀器:包括各種測試、記錄儀器及其附件。重要者應介紹名稱、生產(chǎn)者及其國名、牌號、型號和批號、性能、誤差范圍、精度和操作方法等。
綜合效果評價
癥狀療效、體征療效、實驗室檢測指標改善情況、儀器檢查結果;
近期療效、遠期療效、改善生存質量;
安全性指標結果、不良反應、毒副作用、脫落病例分析;
價格/效益比、縮短住院時間、減少藥物開支。
評價指標與研究目的密切相關
指標有效、先進,對新指標不過熱,對經(jīng)典指標不過冷;
指標精確、靈敏和具有較高特異性;
指標要反映作用的不同層次、途徑、靶點和水平。
適宜的觀察指標應具備下列基本條件
特異性;即能特異性地代表所研究問題的本質。
客觀性;選擇客觀性指標,減少實驗者主觀因素對結果的影響。
穩(wěn)定性;穩(wěn)定性好的指標能據(jù)實反映實驗結果,才真實可靠。
可行性;指標應切合實際,考慮到實驗經(jīng)費、技術條件等的限制
3.結果
科研論文的核心,是結論的依據(jù),是形成觀點與主題的基礎。由結果引發(fā)討論,導出推理。果反映了論文的學術水平及其價值。
針對觀察各項指標做出的客觀真實反應,新發(fā)現(xiàn)、新創(chuàng)造。正反內容同時介紹。
實驗結果:實驗、觀察現(xiàn)象、變化等,主要包括數(shù)據(jù)、圖像。
理論結果:實驗研究所取得的新理論、新定義、新概念,或是證明了某一假說,發(fā)展了前人的理論,否定了某個理論或結論。
結果 注意事項
不要把結果的內容混入材料和方法。
盡量用圖標形式給出結果,清晰明了的給出結果。
針對研究中觀察的內容,全部給出。
不要忽略觀察方法的介紹。
討論
討論部分可反映作者對研究的認識水平。應充分表達自己的學術觀點。重點 突出本研究的創(chuàng)新性,還要說明本研究的價值和局限性。
對研究結果的不足或缺陷,應實事求是地評價和說明,并提出可能解決問題的辦法及對今后工作的設想和建議。
討論四點論
研究內容是什么?目前臨床研究的現(xiàn)狀情況如何?本研究創(chuàng)新點主要在哪里?文獻佐證本研究的可行之處,在那些方面可以產(chǎn)生價值。
文章中納入研究對象,采用的新方法,新技術,新理論,新指標的臨床價值,相關的機理,相關的佐證文獻引用結果數(shù)據(jù)進行深入分析。
客觀的得出結論,存在的不足及可以深入研究的方面。
論文的原則
準確性:數(shù)據(jù)準確,文獻引用準確
客觀性:實事求是地分析自己與他人的工作
科學性:推理具有科學性和邏輯性
可讀性:文字簡明扼要、重點突出,層次清楚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