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CI:美國《科學引文索引》(Science Citation Index, 簡稱 SCI )于1957 年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(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, 簡稱 ISI)在美國費城創辦,是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(ISI)1961年創辦出版的引文數據庫。SCI(科學引文索引 )、EI(工程索引 )、ISTP(科技會議錄索引 )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獻檢索系統,是國際公認的進行科學統計與科學評價的主要檢索工具,其中以SCI最為重要,創辦人為尤金·加菲爾德(Eugene Garfield, September 16,1925~)。
中文核心:
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》是學術界對某類期刊的定義,一種期刊等級的劃分。它的對象是,中文學術期刊。是根據期刊影響因子等諸多因素所劃分的期刊。中文核心期刊是北京大學圖書館聯合眾多學術界權威專家鑒定,目前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認同。從影響力來講,其等級屬同類劃分中較權威的一種,是除南大核心、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(cscd)以外學術影響力最權威的一種。按照慣例,北大核心期刊每四年由北大圖書館評定一次,并出版《北大核心期刊目錄要覽》一書。
科技核心:
The key magazine of China technology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出版的"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",又稱"中國科技核心期刊",學科范疇主要為自然科學領域,是目前國內比較公認的科技統計源期刊目錄。受科技部委托,權威性名列國內首位 。
國家級普刊:國家級部門主管的刊物。
省級普刊:省級衛生部門主管的刊物。
性質區別
正刊: 這個就是文章被正式評審錄用,然后排隊發表的。根正苗紅,當然沒有問題。
專刊: 用英文來說就是Special issue.許多國際上著名的雜志(如IEEE Trans)都搞這個。不能說專刊就比正刊差了。專刊的目的是針對目前某一個熱點研究話題來一次華山論劍,以便引起重視。在專刊上發表論文的,一般都是這個領域做的比較好的。目前,國內的計算機學報和軟件學報都搞這個,效果也不錯,錄取率也就十分之一左右。專刊與正刊的不同是論文發的周期要短一些,主要圍繞某一個專題。由于占出版空間,所以也算是根正苗紅。
增刊:會議利用期刊名譽來吸引投稿。然后期刊又怕這樣的會議文章影響雜志的聲譽,所以取了名叫增刊。『有些增刊上的文章也很牛,如果會議很牛的話』,外文增刊用"ONS"表示。
|